简介
佛陀在菩提树下得道时惊叹:“多么奇妙,众生其实都有佛的智慧。凡人之所以不能开悟,是因为幻想和依恋红尘之故。”简单地说,所有的人都拥有佛性和精神上的纯洁和安宁,但不幸的是,因为幻想和依恋红尘,我们需要重新发现自己。佛陀圆寂时劝告他的弟子:“除了自己和佛法,一切皆不能依赖。”

如果我们观察周围的世界,我们会发现众生皆经历着悲伤、病痛和苦难。我们在寻找最大满足的过程中,最后往往会觉得很不快乐。当一个人达到顶峰时也会变得孤独。健康和财富,和平与权利,人类的矛盾永无止境,无论是海上的航行者,还是陆地上的旅者,都需要一个港口。

夜行者需要明灯,航行者需要指南针,年轻人需要一双指引的手,老年人则需要拐杖的扶持,他们都需要安全的停泊。

而“三宝”是生命里唯一的一盏明灯与指南针。

(一)我们的处境

大多数的人都相信善心仁慈,他们尽量不触犯法律条例。但是,人不是十全十美。我们尽力作好人,但面对种种诱惑时,人们总是脆弱的,我们会跌倒、会受伤,也会无意的伤害到他人。换句话说,就如一个人做了很多的供养,但却忘了皈依,在这种情况下,他只是一个旁观者,是一个没有被正确指引的信众之一,犹如一名偷渡客,“名不正言不顺”,也不知道何去何从。他很可能误入歧途,迷失方向。我们无胜孤独上路,因为我们身边其实有很多值得信赖的名师益友。

(二)你还在探索吗?

佛教徒并不一定要吃素,吃素的也不一定就是佛教徒。一个没有皈依的人可以是严格的素食者,但这不表示他是佛教徒。在新加坡及一些国家,大乘佛教僧侣,必须吃素,但这个标准不能都用在所有的佛教徒身上。佛教提倡佛教徒发自内心的功德,吃不吃素在于个人。佛教是民主的,你可以选择成为佛教徒,也有权利改变初衷。

选择皈依的人,仍旧可以根据传统祭拜祖先,报恩、感恩都是美德,因此我们祭拜祖先是孝道的一种表现方式。皈依不是短暂的信仰,而是永恒的信奉。经书记载,一个人如果不皈依三宝,这将会防碍每天的进修。

(三)三宝:佛、法、僧

经书上常提到“三宝”,那就是:佛、法、僧。经书中对三宝有多种的分类,但以三种三宝的说法较为普遍:
1. 最初三宝
佛宝 佛陀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成道。所视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的丈六金身为最初佛宝。
法宝 佛陀成道后,于鹿野苑所宣说的四圣谛、八正道、十二因缘、三法印为最初的法宝。
僧宝 佛陀所变化的阿若陈胡等五位大阿罗汉为最初的僧宝。
2. 主持三宝
佛宝 是指佛陀入后,流传于后世三宝。一切佛像,无论是金银铜铁、玉石玛瑙、木雕泥塑、绘画镶匾等圣容,都称为佛宝。
法宝 一切三经典,无论是绢纸竹锦、印刷书写,都称为法宝。
僧宝 求受具足戒的出家比丘、比丘尼等大善知识,都称为僧宝。
3. 自性三宝
佛陀在夜睹明星,证悟真理的那一刹那,曾经说道:“奇哉!奇哉!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执着,不能证悟。”

在我们的自性当中,已经圆满具足了三宝的无量功德:人人皆有佛性,就是佛宝;人人都有平等无差别的法性,就是法宝;人人都有喜好清净和乐的心性,视为僧宝。

(四)采取正确的步骤

人都是无知的。因此,我们必须被指引。每个人都有慈悲心,我们要重新发现存在于我们生命里的三宝。我们相信并希望行善。有时,我们失败,但无须为失败感到羞耻,只要一心一意,诚恳的继续努力进修,总会成功。

正确的修行道路是皈依三宝,并决意成为佛、法和僧弟子。佛教徒选择皈依是因为佛陀能提供指引,出于慈悲心,佛陀教导人们摆脱病苦和无知。

“法”梵语“达摩”(Dharma),是指佛陀所宣说的真理教法。

佛教徒应皈依法,因为它指引我们走向平坦的道路,路上有明确的指示标,山上有阶梯,河上有桥梁。法教导人们如何摆脱愚昧和克服欲望与坏心肠,并告知我们如何从生死循环中解脱。

“僧”梵语“僧伽”(Sangha),是指奉行佛法和合共信的出家僧团,在佛教团体里指的是比丘(男出家众)或比丘尼(女出家众)。

佛教徒应皈依僧,因为僧侣可以带领我们寻求正确的道路,给我们指导、劝告、鼓励、关怀和照顾,他是一个真诚的伴侣。
(五)迈出第一步

1. 皈依三宝

皈依三宝,就像黑夜的蜡烛、苦海的渡轮、火场的及时雨,除了帮助我们从病苦中得到解脱之外,也能在现实让我们得到如是功德:
  1. 成为正信的释迦牟尼佛弟子
  2. 受护法善神拥护;
  3. 建立自信与性格上的尊严;
  4. 从邪恶、贪念中获救;
  5. 受人尊敬;
  6. 广结善缘;
  7. 累积福得功德;
  8. 身边有贵贤能人;
  9. 为受持更多的戒律打下基础;
  10. 能够成佛道。
2. 皈依三宝的意义

皈依三宝就是以佛、法和僧当成生命的指引,而不是崇拜师傅。有些人声称自己是三宝的弟子却只皈依一宝,比如:第一种人,礼佛却不闻法,也不尊敬僧人;第二种人,闻法却不礼佛,也不尊敬僧人;第三种人,尊敬僧人却不礼佛,也不闻法的教诲。那些供养主持皈依仪式的师傅,或把佛当神来求取财富的都不是正信的佛教徒。正信的佛教徒应该同等地尊敬三宝和时常到寺院去听闻佛法,并把所有出家众当成导师。

此外,皈依的人也应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,所谓皈依法智慧如海,他们应该对因果有坚定的信念,并且要多行善、不做坏事。

僧是导师,佛是三界导师,而法是真理指引。

3. 皈依三宝的申请程序

第一步是要认真考虑成为佛教徒并皈依三宝。过程很简单,申请表格可在龙华禅寺法务处领取,只需填写简单的个人资料(随附样本)。你也可以拨电或传真询问详情。

地址:72 Shrewsbury Road, Singapore 307834
电话:62533532,62531423,62538346
传真:62510043

皈依和受戒仪式一年举办四次,日期为每年农历:三月十五日,六月十五日,九月十五日,十二月十五日。

其仪式简单,上午九时正举行,历时两小时。信众必须在早上八时报到,在皈依受戒之前,信徒也必须先受一些简单的课程,如:教你如何礼佛、披海青和开示等。

皈依、受戒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,但信众必须购买皈依所须的海青或受五戒是规定的缦衣。
(六)迈进第二步
第二步包括:“受五戒与缦衣”、“八关斋戒”和“短期出家”。

1. 受五戒与缦衣

受戒-清静、庄严其身。五戒包括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非梵行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。

缦衣:和袈裟一样是法衣。当一名佛教徒完成五戒时,方可披上缦衣迈进“菩萨戒”,行“菩萨道”。

2. 八关斋戒

信徒也可以申请参加“八关斋戒”进修。信众必须住在寺院,并且严格遵守佛陀为在家居士所定的一天一夜的出家生活。“八关斋戒”并非强制性,但对心灵、思想的修养很有帮助,能培养集中力、毅力和自律。

3. 短期出家

除了“八关斋戒”,龙华禅寺也邀请信徒参加“短期出家”信徒必须正式提出申请,有待禅寺批准。

我们鼓励信徒皈依三宝,但他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进展速度与家庭环境等条件,先皈依,再受五戒、八关斋戒,后到菩萨戒。开始的时候,可以分段受持戒律,而不要一开始就严格地限制自己。所以,初皈依者我们准备了海青,报着按部就班、认真而严肃的态度去执行是很重要的。

如果不成功,千万不要放弃。你可以忏悔,但得下决心下一次做得更好。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,但你要真诚并尽力而为。
 

Copyright (c) 2002 Leong Hwa Chan Si Temple.
Designed and maintain by Ansoft IT Consultancy Pte Ltd